一小时前,我弟和我进行了语音通话。他描述了他春节期间如何耗尽能量完全不想出门,因为持续玩电脑玩手机被责骂,以及在被逼迫出门的时候和我妈闹不愉快,被我妈一句送他去戒网瘾学校给魇住了,以至于脑子一空闲就忍不住去想它,整天做噩梦。我当即让他拿着手机去找老妈我让她给你道歉,他不敢,于是我建议他平时多给自己打气好有勇气直接沟通,在通话结束后直接给我妈打电话沟通了这个问题。我确认了她说过这话,描述了我弟的状态,让她晚上给我弟道歉,强调我知道她很爱我们我也爱她只不过方式方法需要改进。事情(在我看来)完满结束。虽然打完电话我发现我鼻子潮湿眼睛臌胀,犯了移情的毛病,但我也意识到我做了件好事。
沟通。我觉得知道要沟通、愿意去沟通是我的良好品质。在实践这方面我稍欠缺一些,毕竟我本质还是个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内向人,但我会清晰地意识到哪些事如果做出了沟通会有所改善,并开导自己。类似的例子有不少,但离我最近的就是我上面描述的。
好吧这一节肉眼可见地会充满许多自夸。但我确实自信我拥有这么些优良品质,值得别人学习。以上和以下内容都是我的真实所想,尽管我会稍微夸张它们的践行程度来达到一个激励我自己的作用。
不内耗。这个和我刚才写的内向对应。内耗对应多方面的内耗,主要是社交,自我价值和解决实际问题。社交方面,几年以前我也是个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想麻烦别人的人(现在也有点,但我“没那么能忍”了),总是忍不住思考别人如何看待我我的一言一行,并且这种思考会实质性地转化为阻碍,让我像个拼命拱出水面却被牢牢按死几近窒息的鲸鱼,做事说话拘束而磕绊。现在不了。自从我确立了“将我从负面情绪中解放”的精神成长目标以后,我越来越不再让这些想法折磨我,接纳是其中一点,更主要的是我认识到我的行为在他人眼里未必那么重要,傻逼不是一个人的全部,没有人会完全不犯错,也没有人是远超于我的圣人(这么说来,我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全部来自于从他人的视角考虑事情)。在所有人都委婉和绕着弯从狭小的缝隙里挤出自己的渴求的时候,直截了当才是最值得欣赏和最有效率的交流方式。我相信大多数人不会特别反感它,除非心里有鬼,或者情况极端。
自我价值方面,正如我有可能在前面几节提到过的(提到过吗?),我有稳定的精神支柱和良好的自我实现感,我已经找到了一生的意义,并且决心为之努力。出现问题不会让我感到挫败或者无能,看见比我优秀的人我可以平心静气地接纳并学习(但对于水平相近的人,我承认我有本能的轻蔑、嫉妒和排斥,会在心里蛐蛐一番,不过我总会能意识到这一点,不把它在没必要的时候表现出来。——我不会刻意收敛我内心的活动,那是我私人的自由净土。我也不会随便把这些东西扔出去伤害其他人。论迹不论心,思想和表达之间是有名为理智的过滤器的。语言必有其目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接纳表达系统的复杂性。),我会主动给空闲时间安排上可以提升我自己的活动,时不时在计划本上规划每天该做的事。我深知比我优秀的人不比比我差劲的人少,不必急躁,不必沮丧,只要保持向上就好,就像我妈常说的,无愧于自己。如果我一整周的空闲时间都泡在打游戏刷视频上,我是不会原谅自己的。而如果有人逼迫我浪费时间,刻意地抑制我走我自己的进步之路,我愿意杀了他(这几乎不可能存在,没有现实中的人有此等闲心和邪心)。
至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个基本是落到比较小的细节上。不同于小时候,现在我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做的是思考对策而不是沉溺于慌张的情绪。因为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毫无作用;且与自身有关的问题,永远只有我自己是最佳的解决者。问题在这里不止指的是不如意的突发情况,同样适用于生活中其他绵长如温水煲汤一般的困扰。我为什么感到空虚?必有其原因。我为什么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必有其原因(排除生理原因;实际上这两个感受我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但我却从许多人身上感到了类似的情绪,像水一样从杯壁上淌下来)。不存在模糊的事实和可能的侥幸,尽管这有违本能,但事实就是世上没有任何事是空穴来风的,而一个事物既然有其根源就必有其解决方法,哪怕这个方法最终导向了改变自己,它也依然是方法。既然没有别的选择,那就去执行,矫情是没用的。我做的不太好的一点是,我会因为产生了矫情的想法而责怪自己,这是完全没必要的,理智和情绪分开才是最舒服的状态。
情绪稳定,或者说心态好。我突然发现很多方面都可以并到上面那条不内耗里……不过还是简单拿出来说说。情绪稳定是个造福我大于困扰我的特质。从大概升高中开始,就几乎没有任何情绪能在我身上存在超过十分钟(我个人对此是感到带一点点惋惜的自豪的)。一开始这一点只是在更好地帮我挺过委屈,后来慢慢地发展到对大部分事情泰然处之。这是个好事,不得不说,这说明我有稳定幸福的家庭和生活条件,才造就了我良好的情绪管理系统。我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持续告诫自己没有必要为不重要的消息激起自己那么大的情绪反应,因为很累,而且莫名其妙。存在即合理,不用委屈自己反刍发生过的事。慢慢地我的心态就好得出奇。高三下半学期估计是我情绪最压抑(而不是波动最大)的日子,当时我最烦躁的点是我无法对高考这件事产生多大的压力,进而无法产生实质性的动力,至少我当时觉得我学不进去就是因为这个。那时候我拒绝声明我压抑的状态是焦虑,虽然现在我也不觉得是,但那份焦虑很有可能诞生在非清醒意识层面,和精神旁白处于同一个我无法察觉的维度……但怎么说也比真的被焦虑笼罩好,至少我每天大致上还是轻松愉快吃好睡好(除了有一天被拿走电子产品,我的脑子——在积攒了以前日子的种种细节后——立刻把这件事提高到了“有敌对存在刻意压死我阻碍我吸收素材提升自己的创作”的程度,强大的悲愤、委屈和不甘袭来了一瞬,然后我就哭了,但很快关上门堪称冷静地对着镜子审视自己哭了半个小时,试图安抚我躁动不安痛哭流涕的那部分精神,这件事以电子产品被还回来告终)。但临高考前一个月我终于调整好了心态,打破了那层名为侥幸的棉花,领悟到了上一自然段写的“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的观念,最终以平稳而快乐的心态在高考考了个还不错的有史以来最高分。好像有点说远了,但反正那之后我就几乎再也没感受到过压力,本来就很高的阈值进一步被拉高了。情绪稳定的坏处就是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一起变得不敏感了。不过我知道如何找到让我体会到彗星呼啸着擦身而过般的快乐……比如做游戏打代码的时候克服了bug,以及前两天研究出了把库乐队连接上电钢琴录入演奏,都是些在我的终极目标上做出突破和进步的节点。总而言之,除了在睡觉的时候被吵醒会引发我嗜血(?)的强烈怒火以外,我日常的情绪一直处于平静状态。
理解。就像我经常提到的,“傻逼不是一个人的全部”,我是真的这么认为的!每个人的思维都是一个外部塑造和内部生长相平衡的复杂整体,每一个看似不可理喻的举动都有其缘由。我的一部分思维总是能做到把任何人都当一个普通人来看。我可以把我身上的心理活动和其他人的联系起来,以及在读书过程中代入和理解那些我没产生过的想法。每次我的想法走向极端,我都可以及时意识到,分析、自省,把倾向的天平拉回平和的中立。依靠这个,我极少真正被谁惹怒或冒犯,即使有,我也可以保证在当天睡觉时不再让情绪萦绕我的脑中。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或者相反),说的是要把理解和原谅区分开来。我觉得我一直做的不错。